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三十七
陈子昂〔唐代〕
朝入云中郡,北望单于台。
胡秦何密迩,沙朔气雄哉。
藉藉天骄子,猖狂已复来。
塞垣无名将,亭堠空崔嵬。
咄嗟吾何叹,边人涂草莱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清早进入云中古郡,向北瞭望单于之台。
突厥与我挨得多近,漠北称雄气势豪悍。
嘈杂喧嚣的天之骄子,已经再次猖狂来犯。
边关要塞缺少名将,监视敌情的亭堡空自高耸云汉。
叹息连连我在叹什么呢?边民横死血染荒原。
注释
朝:早晨。
云中郡:中国古代行政区。
胡秦:这里指突厥和中国。
密迩(ěr):贴近。
沙朔:北方沙漠之地。指塞北。
藉藉:杂乱众多。
塞垣:指边塞。无:一作“兴”。
亭堠:即“亭候”,古代边境上用以瞭望和监视敌情的岗亭、土堡。
简析
《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三十七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以生动之笔写出边疆的紧张局势与诗人的深切忧虑。清晨进入云中郡,诗人向北眺望,感受到突厥逼近的威胁,暗示边疆环境的严峻;突厥势力豪悍,再次猖狂来犯,凸显了边疆安全的紧迫性。然而,边关要塞缺乏名将镇守,亭堡虽高耸却空有其表,无法有效抵御外敌,表明边防的薄弱与无奈。诗人因此发出连连叹息,为边民横死、血染荒原的悲惨景象感到痛心疾首。全诗通过边疆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,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与忧虑。
陈子昂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 156篇诗文 324条名句
无题二首
李商隐〔唐代〕
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
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(转蓬 一作:断蓬)
闻道阊门萼绿华,昔年相望抵天涯。
岂知一夜秦楼客,偷看吴王苑内花。
咏怀古迹五首·其一
杜甫〔唐代〕
支离东北风尘际,漂泊西南天地间。
三峡楼台淹日月,五溪衣服共云山。
羯胡事主终无赖,词客哀时且未还。
庾信平生最萧瑟,暮年诗赋动江关。
从军北征
李益〔唐代〕
天山雪后海风寒,横笛偏吹行路难。(偏吹 一作:遍吹)
碛里征人三十万,一时回首月中看。(回首 一作:回向)